Dark Light

在相亲中,最大的原则并不是你的每一条要求都能符合,而是你们都能在彼此的要求中求同存异。不过分苛责双方的高度一致,才能在差异中更好的互补。


提到相亲,有人的场次虽以三位数起步却依旧没能找到真爱,有人相亲一次就能互定终身,这听上去魔幻而又妙不可言。

有句玩笑话说:见到相亲对象的那一刻,你就知道自己在介绍人心中是什么“货色”了。很扎心,但不重要。相亲可以成为看见自己的一种方式,但别人定义不了自己。


01. 一人脱单,全家光荣

快过年了,面对爸妈亲戚的各种花式催婚,相亲成了许多单身人士回家后的一个‘大项目’,这似乎是一种妥协,但也算缓兵之计。

你从学校踏入社会的那一刻,父母便从担心你恋爱变成了希望你脱单。你有时候甚至很疑惑,为什么自己想谈恋爱的时候父母极力反对,没有喜欢的人时他们又催着你结婚。

前段时间,朋友打来电话,情绪很低落地问道:我是不是真的就这样了?我先是一懵,随后立马反应过来,应该是家里介绍对象的事。

父母一个星期固定为她介绍一个男生,每周星期天下午她要向爸妈汇报这一星期来与介绍对象的相处状况以及表达是否要继续的意愿。大半年过去,由于男生众多,又要避免记错名字,干脆就为他们一一编了号。

刚开始很新鲜,后面越来越疲惫,其实不仅仅是她,父母也是。有时候父母连对方多大,长什么样、干什么工作都不打听,就安排双方见面。

现如今大家特别容易纠结在脱离本质的事物上,我们渐渐失去耐心去了解一个人的真正模样。爱情中多半只用脑而不用心。也不断忘记,所有的标签背后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存在。

朋友这次哭诉,主要是因为父母打算将她的信息挂到相亲直播间。说以前的只是在熟人的范围内下手,现在要扩大圈子,这样脱单的几率就会变大。

全家人对她脱单的事几乎陷入了一种魔障的状态。她问爸妈,为什么一定得找对象呢?她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然后说起了邻居家大她三岁的姐姐,人家一个人就过得挺好的。父母一听,撂下一句话:好什么好,父母的脸面都丢光了!

朋友的父母虽谈不上高知,但也都是有文化的人。她从没想过,这句话会从他们口中说出。她也试想如果问问父母,到底是他们的脸面重要还是女儿的幸福重要?可终究没能问出口。

你看,有时候亲情是最无条件的,但有时候又是最讲求条件的。它自然起来就像流淌于周身的血液那般流畅,但它无奈时又丝毫讲不了情面。

父母已在‘一人脱单,全家光荣’的氛围里浸泡得太久,以至于他们会将幸福的标准定义为是否结婚生子。他们并不是觉得子女的幸福不重要,反而,他们认为自己这样做恰恰就是为了子女的幸福。

那些被逼着相亲的人肯定和父母争论过幸福与否这件事,但最后孰赢孰输就不得而知。被父母逼迫进入婚姻的人很多,有人因过得不好而怨声载道,有人因遇到良人而感激父母。

其实,说白了,脱单成功这件事,光荣的是全家,看的却是缘分。


02. 相亲并不可怕,应将它看作自我认同的过程

有人说,所谓相亲就是要一群最不会搞定女人的男人去搞定一群最难搞定的女人!

其实未必。每个人所在处境不同,现实中总有很多原因致使他们只能通过相亲的方式找到爱人,但并不是说因为没有谈恋爱就断定这群人是怎样的。

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自己一点都不排斥相亲,反倒觉得这是个寻找另一半的好方法。因为他们明白,相亲并不意味着刻板印象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更不是说,相亲的男人就没本事、缺乏恋爱的能力;相亲的女人就无魅力,是所谓那些难以搞定的人。

很多人在朋辈压力、父母逼迫以及环境舆论下总是很难听清自己的声音。所以,我们在对待事物时与其参考别人的想法,不如问问自己的态度究竟是什么。

当你以一种愿意接纳且谨慎负责的态度对待相亲这件事时,那你多半也会收获与此同向的反馈。相亲没什么可怕的,它只是在不断为你提供交友、寻找另一半的机会而已。

假如我们把相亲当做试错的过程,你只有多见几个人,才能知道对方到底是不是你想要的。而和他互相了解的过程中,你对自己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换句话说,是找寻到了一种自我认同。

山本耀司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相亲见面无非就是两个人在思想、认知、学识等各方面的碰撞。反弹回来的东西最有可能帮助你进一步了解自己。而你惧怕的,很有可能也正是你需要面对的。


03. 相亲的最大原则便是求同存异

你明明自身条件不赖,相亲史长达好几年却一直迟迟定不下来。别人说你要求太高,但你知道,自己也只是想找个普通人而已。

的确不是你要求太高,而是双方的要求太难以同步。你会发现,在相亲的大环境下,大家都好像在自说自话。男生要求女生要贤惠、持家、独立……女生要求男生要有担当、细心、能理解自己……

大家习惯性地把相亲当做一个市场,把相亲对象看做市场上的货物,时间一长却发现自己怎么也找不到满意的对方。

其实是因为从一开始你就带着挑剔的眼光和对比的目的,而人在挑选和对比中一般是怀着规避最大劣势的心理。所以,不论最后你看中了谁,你看到的都只有对方的缺陷而已。

其实这是在为难别人,也是在苛责自己。因为当你将每一条要求都看做底线来坚守时,必然没有谁能符合你的标准。

底线原则象征着一个人的尊严,任何一段长久健康的关系都不可能抛开原则。但我们更需要清楚的是:将真正的原则当做原则也是一种原则。

而在相亲中,最大的原则并不是你的每一条要求都能符合,而是你们都能在彼此的要求中求同存异。不过分苛责双方的高度一致,才能在差异中更好的互补。

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你碰不到对的人,而是在你尝试接纳后发现,这个人就是对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涂磊官方公告: 近期许多不法分子,冒充涂磊老师做付费情感咨询、情感挽 回等。故在此严正声明涂磊老师不做任何线下的情感咨询 和情感挽回,更不会用自己私人微信号添加各位。如果大家 发现了这些不法分子的行为请立即报警,或者保留证据向 我们提供线索。


    Sign Up for Our Newsletters

    Related Posts

    千万别和太有优越感的人在一起

    因为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中并非是强者,所以才需要在他们觉得比自己“弱”的人身上找到自己的优越感,亦或是他们也曾是某个圈子里的“弱者”。

    #涂磊 #情感导师 #两性关系 #马来西亚 #爱情保卫战 #涂磊大马粉丝团 #涂磊的爱情手册 #当理性爱上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