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新的一年,我们对亲密关系该有什么长进,我们是不是可以,不拿“为了孩子”做借口,去直面婚姻中的问题,并着手解决它。
困在一段让你心如死灰的婚姻中,却总说“为了孩子”。
时间来到2023年了,如果今年你对亲密关系,该有什么长进的话,至少从放下“为了孩子”这个借口开始。
01. 婚姻的相处模式,真的会传染
元旦假期和朋友相聚,听朋友讲起自己的父母,真是万般无奈。她已经三十岁了,父母那句“都是为了你”,竟然还在上演。
元旦这种普天同庆的日子,父母都可以为了一盘菜咸了淡了,吵到天花板冒烟。最后她妈妈还是习惯性地来一句:都是为了你。
从小到大,这样的家庭战争不计其数,一边吵一边砸锅砸碗的戏码,她从小看到大,早已心生厌倦。
小时候,战事都以妈妈独自坐在房间,一边抹泪一边对她说:“要不是为了你”来结束。

等她大点,会给妈妈递个热毛巾擦眼泪了,场景也没有一丝一毫改变。
可这时候,她却会不断地责怪自己。但自己做错了什么?她也不知道。从小到大,她都感觉负担很重。
高考填志愿,她选了离家很远的学校。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她为自己有能力离开这个乌烟瘴气的家,心中敲锣打鼓。
大学几年的快乐,源自再也不用听到那句弥漫耳边的“都是为了你”。但逢年过节回家,熟悉的场景又来了。这时候,她内心翻涌的情绪,比小时候激烈多了。
想起小时候,他们吵架,亲戚来做工作,还逼着她站队,要妈妈还是要爸爸;想起父母,把不离婚当任务,却没有任何改善婚姻的实际行动,她只想冲他们大喊:
你们为什么不离婚!不要再拿我当借口,你们想离就赶紧离,我不想再当你们的遮羞布了!
她说,这些话她从小心里就知道,只不过不会用思维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已。
尤其是最近,她被公司同事的一件事刺激到了。
年末,公司聚餐,可以带家属。她的同事在晚餐会上,因为一点小事跟男朋友吵起来,在气头上,同事把啃得只剩骨头的鸡翅扔向男朋友。男朋友也没示弱,反手给了这位同事一巴掌。

大家都去劝,一场闹剧才没变大。等到聚会结束,这俩人就像没事一样,高高兴兴拉着手,领完礼物回家去了。
她跟这位同事私下关系不错,就悄悄问她:真没事了?同事淡然地说:没事啊,从小父母就这样过来的,没什么好奇怪的吧。
后来她才知道,这位同事,也是在父母一直吵吵打打的家庭长大,她的父母也在不停说:都是为了你。
婚姻的相处模式,真的会传染。
02. 离婚剪断了夫妻关系,剪不断亲子关系
天下最糟糕的父母,永远都在“为了孩子”。拼命工作是为了孩子,不敢离婚是为了孩子,低头受委屈是为了孩子,反正自己不行,都可以扯起“为了孩子”的大旗,让它显得不那么狼狈。
离婚,是夫妻两个人的事,它剪断的是夫妻关系,不会剪断亲子关系。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一定分得清夫妻角色和父母角色的不同。
离婚对孩子有影响吗?肯定有。但让孩子在一个夫妻关系恶劣的家庭长大,影响更大。
孩子敏锐的心,完全能感受到父母关系的细微变化。你们装恩爱、背着孩子吵架,貌合神离的绑在一起,孩子统统知道,就是说不出来而已。
现实中,很多人担心离婚了,抢不到孩子;或者离了,另一半就会彻底消失。当机立断结束一段关系,对谁都不容易。

关系的发展,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过程。要么到一定程度自然脱落,要么到一定程度越来越好。
在糟糕的关心中,你能做什么呢?首先,就是不拿“为了孩子”做幌子;其次,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觉察和成长自己,而不是成天盯着对方,琢磨这个人还能不能要。
你不断提升自己,而对方丝毫不为所动,某一天,这段关系非常自然就断掉了,甚至都不需要你下一个“一定要离婚”的决心,更不需要你“为了孩子”的借口。
不断提升自己,才是真的“为了孩子”。“我爱你”这句话,主语是我,人不可能在没有“我”的情况下,去爱别人。
当你真正拥有了“我”,对方都不会和你纠缠了,因为你俩的频率,压根纠缠不上,你也才能真正去爱孩子。
03. 爱,需要学习
我们父母那一辈,婚姻被经济合作和生育共同体的必需,牢牢绑在一起,离婚是不被社会文化所接纳的行为。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曾经合适是婚姻最重要的标准。个人的想法和需要,不能也不该,放在一个显眼的位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巨变,婚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在我们追求的,是一段能滋养自己的亲密关系,婚姻的功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现在我们结婚,更看重的是,它是否能让我们感到生活更美好,自己变得更珍贵。我们在婚姻中追求的,是心灵沟通、性格匹配、甚至性生活的和谐,婚姻进步了。
在亲密关系中得到滋养,这是我们父母的婚姻,无法教我们的。今天的婚姻,是一门需要学习的学问。
如果你在一段关系中,一直觉得自己被消耗,那你真的应该停下来好好想一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它有什么解决方案?
今天,我们没法再重复父辈婚姻的模式,打着“为了孩子”的幌子,不去直面婚姻中的问题。

今天判断一段婚姻的好坏,还有一个标准,就是双方是否有离婚的勇气和底气。
只有离婚是个可选项,婚姻才会是你现在最好的选择。如果没有,那婚姻就是你的遭遇,而不是选择。
既然是遭遇,就只能去忍受。就像你买了一双挤脚的鞋,刚上脚的时候你觉得疼,穿了一整天后,你感觉不到疼了。
是开始的疼痛不真实吗?是你娇气吗?不,是你的脚已经被挤得变形,鞋子没有改变,是你变得能忍受疼痛了,这很危险。

夫妻关系紧张,跟其他关系紧张有个最大的不同。如果你被别人打了,感觉到疼,要是在其他关系中,我们二话不说,会去阻止那个打人的人。
但在夫妻关系中,我们还有第二个办法,就是“我可以不觉得疼,还能再忍一忍”。因为在夫妻关系中,要阻止“打人”,需要沟通、协商、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但让自己不觉得疼,显然容易多了。尤其是扯起“为了孩子”的大旗,不仅偷了懒,还显得高尚无比。
骗过自己不觉得疼,这个问题似乎就解决了,但真相是,那个问题一直都在。它不会因为你不去解决它,就自动消失。随着时间的积累,它还可能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
如果说新的一年,我们对亲密关系该有什么长进,我们是不是可以,不拿“为了孩子”做借口,去直面婚姻中的问题,并着手解决它。
我们是不是可以接受,如果实在没法解决,能好好分开,俩人各自处理好父母角色。爱情断了,但亲情不断,爸爸还是爸爸,妈妈还是妈妈,你们依旧可以爱孩子,这也是一种好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