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谈恋爱是走向婚姻的一个端口,那搭建这个端口时的每一环节都应该本着负责严谨的态度。
这几天有一个热搜:临近婚期发现不合适怎么办?许多网友的回答是:及时止损!确实,估计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想的吧,但身处其中的人却不一定会这样做。
他们说:父母也见了,身边人也知道了,日子都定好了,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01
临近婚期的不合适,源于两人的“拖延症”
看到这个热搜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包办婚姻的时代早已过去,为什么还有人临到婚期才发现不合适?
有些人即使闪婚也能幸福一生,有些人恋爱长跑七八年,到谈婚论嫁的阶段却选择一拍两散。
听过恋爱中最势利却最坚定的一句情话:和ta在一起的每一天,我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今天想不想和ta在一起?而坚持下来的这一千多天也正说明,我们是绝配,因为大家都说三年是一个轮回。

如果说谈恋爱是走向婚姻的一个端口,那搭建这个端口时的每一环节都应该本着负责严谨的态度。
这种责任应该体现在你对这段爱恋关系的审视:恋爱里需要甜言蜜语但也一定存在坦言时的窘迫;你们可以给对方“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誓言,但也一定要有并驾齐驱的决心。
一个将近三十岁的男生说:即使和女友不合适,但我们还是结婚了。
后来了解到,又是那个陈旧的原因,因为彩礼,结婚筹备等规格问题。男方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女方觉得一辈子就这一次,希望风风光光。所幸,最后都各退了一步。
他说,之所以觉得不合适,是因为发现两个人的消费观、价值观相差太多了。
谈了几年的恋爱难道没消费过?难道没有谈过心?难道没有观察过对方?直到结婚才说对方不合适,这是纯粹的渣言渣语!
说白了,这无非是再也无法自欺欺人时的一种自我安慰,也是双方不主动解决问题后的自食其果。
恋爱时就发现的问题,却选择无视它,我们便成了掩耳盗铃的最佳演绎者。

近些年总是听到有人说各种各样的焦虑,包括婚前焦虑。其实,大多的焦虑都源自于想法和行动的不匹配。更确切地说,就是眼高手低。
之所以有婚前阶段的内心挣扎,是因为我们一边渴望完美的婚后生活,一边又后悔恋爱时期的“无为而治”。
婚姻这么大的事情,很多人却还是拿着“拖延症晚期”的态度,将自己逼到“病入膏肓”的绝境。最后,轻飘飘地说一句:“我们不合适”当作恋爱阶段的谢幕。
02
女人要学着和自己过过招
在我们的惯有认知里,一个女孩蜕变成女人是从结婚开始的,但现实状况又告诉我们,所有的蜕变都是事在人为,与她所拥有怎样的社会关系以及到达什么样的年龄并不构成绝对关系。
过了童年时期后,女性生理和心理上的早一步成熟好像就意味着她们必须扮演更懂事的社会角色,至少与男性对比后是这样被定义的。
但又矛盾的是,女性在扮演这样的角色时,总被抨击过于丢失自我。所以,从那个所谓的“懂事起”,她们便特别容易迷茫和不知所措,以至于常常在慌乱中寻找安全感。
所以,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学着和自己过过招就变得尤为重要。

与自己和解,告诉世界我不是超人。
对于女性独立的讨论,从一开始的经济独立发展到后来的思想独立,它讲究的是女性觉醒的过程。
但时日一长,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好像把女性当成了超人一样,既要上得了厅堂又要下得了厨房。而我们在承认生活中确实存在内外兼顾的女人的同时却忘了怀疑:这是不是女性的一种错觉或者是别于本体的一种蛊惑。
当被某种眼光投射久了,试图寻找展现自我时最优越的角度,这是人性,但这种人性往往又被我们发展成竞争。更可怕的是,这种竞争中又或多或少潜藏着恶意。
女性每到一个阶段时,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我喜欢此刻的自己。
喜欢自己,不能单纯地理解为自恋,相反,它是一种最难得的消遣。我能为所有的起因作出解释,我也能为所有的后果承担责任。这包含了所有的勇敢和智慧。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才是最大的敌人后,其实是很难做到喜欢自己。但在与自己过招的时候,又会发现这样一个道理:
女性独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感,而不是强迫自己接受凌驾于性别之上的优越感。
所以,比起独立,我觉得做一个稳定的女性更重要。
眼里写满故事,胸中充盈寓意,来来去去,从容步履。
稳定的情绪、稳定的心境、稳定的物质,所求及所需皆能在一种平和的状态下付出或得到。而这才是岁月修炼的真正意义。
03
宁缺毋滥,是每个人对婚姻的原则
宁缺毋滥,通俗讲就是:宁可没有,也不凑数。
宁可孤独寂寥,也不愿潦草对待感情,去和一个不怎么相爱的人过不怎么样的生活。因为牛顿的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告诉我们: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感情与生活时,那它也会以相同的结果作用在我们身上。
已过30岁的小楠在别人眼里总是一副轻松的样子,有人酸她不够真实,这个年纪了还没结婚肯定压力很大。
但实际上并不是。她说,以前的自己包括身边人都觉得,到了适婚年龄还单身,会显得格格不入。

家人朋友强迫自己相亲,还总是拿“嫁不出去”开她的玩笑。刚开始挺在意,后来她明白,自己根本没有必要为了结婚而结婚。
很多时候,我们的真正收获并不是通过满头大汗、筋疲力竭而得到的,而是在一种自然而然且简单的状态下呈现在眼前的。
但让人略感遗憾的是,很多人把勉强当成了追求,把平凡看作是愧疚。
不论是小楠,还是那个觉得不合适但依旧和女友走进婚姻的男生,他们都会为自己在婚姻这条道路上所做的选择负责。
但不同的是,有人的负责是负责,有人的负责是负担。

其实,宁缺毋滥不仅仅可以形容对待婚姻时的态度,它更像是一种人生信条,值得我们处处“知行合一”。
就像生活中,我们不能因为便宜就买一件不需要的商品。
最后,与大家共勉一句有期待,也有忠告的话:宁缺毋滥定会得偿所愿,饥不择食必将悔不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