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不仅创造了孩子所在的世界,还告诉了孩子这个世界应该怎样被诠释。

昨天凌晨,相信很多 80、90 后的朋友圈都被一首歌刷屏——《说好不哭》。
毕竟,有一种幸福叫做,终于等到周杰伦发新歌。
要知道,距离周董上一首《不爱我就拉倒》,
已经是一年零四个月之前的事情了;
距离上一张专辑《周杰伦的床边故事》,
也已经过去整整三年。
他的每一首歌都堪称经典,这个红遍大江南北的名字,无论是其歌曲还是其孝心孝行,都一度被人称颂。

只是鲜少有人知道,自童年开始杰伦就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并且对父亲怀恨在心,立誓要报仇。在校园里,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智障”的孩子。
可是他的母亲却从未像那些恨铁不成钢的母亲那样对他大声训斥、横加指责,而是选择一直站在他身边默默支持和信任他:不唠叨、不指责、不逼迫。
反而用姐弟式的关心来引导他。
在杰伦成名后,更是悉心开导他原谅爸爸:
当初你爸爸也有他的难处,你不要记恨他。 我们现在过得这么好,应该感恩,应该宽容。 你爸爸,是很疼你的……
周妈妈遇事冷静克制、不抱怨、不指责,就是杰伦最好的榜样。
妈妈善良有爱在先,孩子知恩感恩在后,大概就是母慈子孝最好的诠释吧。

有人说,我们这一生最终都要跟世界、跟他人和解。
可还是有无数的人,一生都无法放下那些源于至亲的伤害。
《热锅上的家庭》一书,为“原生家庭”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成长的家庭,同时它强调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期限可能是一辈子。
琪琪最近被强行拉着缓和一对青春期父女的关系。
长年留守的女儿,和一心想要生儿子的父母。光听这两个角色设定,就有点难过。
面对青春期的叛逆,父母却一心想着借助身边人的苦口婆心让女儿幡然醒悟。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曾经对1511名儿童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在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视这四大暴力行为中,“忽视”导致儿童抑郁焦虑的可能性最大。
有心理专家说:
没有回应,家也是绝境。
12年,一个轮回的等待。女孩终于等来了弟弟,也完美的错过了自己的童年。
面对厌学、早恋甚至想要轻生的女儿,妈妈除了破口大骂的责难,还有令人费解的拒绝陪伴。

一本书中说:
爱,和缺乏爱,永远改变了一个婴儿的大脑。
大部分的神经系统需要关键的人生经历刺激才能够成长,缺乏母亲的关爱会给人类复杂并且脆弱的脑边缘系统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琪琪不知道该怎么告诉那个孩子,其实她没有错且能够被理解。
琪琪从小也是留守儿童,只是父母给了她随叫随到的陪伴。
高中的时候琪琪上过有一堂心理健康课,讨论了一个问题“如果父母可以选择,你希望谁成为你的爸爸妈妈?”
她想了很久,写下了爸妈在她手机里的备注名。 琪琪很幸运的拥有一个不苟言笑的爸爸,一个温柔贤惠的妈妈。
经历了生命的期待,世界的祝福,于是才有了现如今彼此的无可取代。
不善言辞的宠溺,100%的信任,平等的对话与倾听。

依赖但不依附,肆意但不骄纵。
既可以像孩子一样成长,又可以独立面对离开庇护之后的大雨滂沱。
那时候琪琪还没接触心理学,只是听说了原生家庭。
偶然看到知乎上有个问题“原生家庭非常幸福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饿了想妈妈,累了想回家,从来不委屈,因为有爸爸。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说:
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一辈子都要做好一位父亲。
女儿学游泳,他亲自当教练;女儿放暑假想去游乐园,他抽时间陪同。
他会认真对待女儿的每次生日,也会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候选期间,坚持去女儿的每一次家长会。
全世界都见证了她从一个被爸爸宠爱的小萝莉,成长为现在的哈佛高材生,爱好广泛,自信得体,让人艳羡。
家庭不仅创造了孩子所在的世界,还告诉了孩子这个世界应该怎样被诠释。
其实父母亲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父母时,你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你笃定的知道,父母的爱一直在那里,只要受到伤害,伤心了,他可以跑进父母温暖的怀抱。
可如果她想飞翔,又能够从父母的爱里汲取振动翅膀的力量。
因为有把握被爱,所以更能追寻自己的内心。
耳濡目染中,孩子见过爱的模样,自然也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会毫不吝啬的愿意关心别人,爱别人,也懂得享受别人的宠爱。 如果真的像心理学老师说的那样“不得不承认,原生家庭就像宿命”。
那谢谢你们,给了我一个好的宿命。琪琪说。